3月29日至4月3日,通化市红十字会举办2025年第一届应急救护师资班。此次培训,是市红十字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举措;是充实全市救护师资队伍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度,为守护通化市民生命健康筑牢坚实基础的必然要求。
本次培训班规格高,师资力量一流。特别从省红十字会聘请1名资深师资,同时在我市邀请2位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授课。30名学员分别来自市内多家医院、公安、消防、教育等单位以及热心的志愿者、会员群体。他们作为各领域的代表,肩负着将应急救护知识辐射向更广泛人群的使命。
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涵盖救护概论、常见急症理论和心肺复苏等核心内容。在考核环节,设置了全面且严格的考核项目,包括笔试、创伤包扎、心肺复苏、实景演练课程试讲等内容,以检验各位学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先获得结业证书,经考核合格后,还将由省红十字会颁发应急救护师资证书,为其投身应急救护教学工作提供权威认证。
多年来,通化市红十字会在应急救护培训领域成绩斐然,社会性普及更是覆盖了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领域,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应急救护意识与能力。同时,积极动员募集资金,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护硬件设施。
在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于春燕指出,应急救护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此次培训为通化市应急救护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希望学员们能在今后的应急救护工作中,积极发挥所学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红十字宗旨,守护生命安全,护佑健康未来。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未来,通化市红十字会将在应急救护师资、助教培养计划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师资培训与交流活动,鼓励新老师资“传帮带”,以提升整体师资水平;对新培养的师资,安排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课程,快速提升其业务能力。在能力提升措施上,持续开展内部培训与外部进修,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组织应急救护培训上,加强与各部门、单位、社区的合作,根据不同行业、群体的特点,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应急救护知识能够精准普及。
通化市红十字会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不断完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努力锻造一支具备专业教学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的复合型师资队伍,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提升面对突发状况时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急救技能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本能,让互助精神温暖城市每个角落。
初审 | 王鑫
复审 | 文波
终审 | 成磊